您好,欢迎访问1145858生活网 |注册

北京

更换城市
首页>> 自媒体频道>> 培训兴趣>> 培训兴趣>> 114生活网、中国剪纸之乡、清朝的夏都—河北承德

热门资讯

114生活网、中国剪纸之乡、清朝的夏都—河北承德

查看:7784作者:114生活网   2018-07-16 17:39

塞外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曾经是清朝皇家避暑狩猎之地。壮观宏伟的皇家园林,气派而风光优美的狩猎场,承德的大气和美丽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承德,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塞外名城,是狩猎、度假的游览胜地。

历史

承德原名热河,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据考证,这里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战国时代,燕国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

最早以蒙古语命名为“哈伦告鲁”,或“哈伦郭勒”,意译为“热河”,因此承德又名热河。土地属于喀喇沁、翁牛特部。清初,这里除蒙古人的牧马场以外,还只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叫热河上营。

直到清朝初年,现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这就是“承德”名称的起源。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万家灯火较前增”的都市。但从咸丰继位(1851年)始,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承德日渐衰落,满目荒凉。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热河特别区。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承德市由衰落转入新生。1993年7月原承德市与承德地区合并。

文化特色

承德历史也称热河,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蕴。承德是亿年以前侏罗纪世界生物发祥地,也是承德历史底蕴中最浓重的一笔。

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是热河地域新石器时期的历史文化,至今已经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后期氏族社会转化时,即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沿河流进入平原区过渡农耕生活。都曾经在热河地带经过,这里是人类进化、发展的转折区域。这一时期应称为燕山文化,与燕赵文化成为现河北的历史主体文化。

承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二百年的陪都,汇集过各民族王公大臣的朝王之所。现存有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集中皇家文化、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是个被国人和业内人士看好的收藏宝地。近日,已着手建立了初级的杂摊市场,建立了承德古玩城,市收藏家协会与民族民俗博物馆联手在热河都统府旧址筹办热河古玩城,也包括艺术品超市。

民间艺术品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全世界重点文化保护的课题。我市的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中原儒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民风民俗、自然资源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宝库。

在挖掘、整理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同时,有效地利用、扩展为产业化效应是文化产业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承德市近年来已经成名的丰宁藤氏布糊画、崔晓立凿铜、雕塑、李钟奎的木雕、张冬阁民俗装饰画,泥人、根雕、竹编、核桃雕,以及享誉全国的摄影、绘画、书法等门类都有大量的重量级艺术家及其作品问世。扶持文学艺术家的创作和市场化是承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剪纸产业

剪纸是承德地域传统家庭文化和民族艺术的遗产,其遍布承德各县区,尤其丰宁剪纸最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2005年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版了《王老太太剪纸》专集;河北省组织了部分艺术家到国外展出表演;又命名了一批工艺美术艺术家称号。但是没有当作产业来运营,滞后了艺术的发扬光大,比较起张家口蔚县剪纸产业有很大差距。

旅游资源

承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风格奇特。这里有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猎场;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千手千眼观世音;世界最短的河流--热河;万里长城精萃--金山岭长城;被称世界一绝的石柱--磬锤峰;天下第一奇松--九龙松......城内皇家风范,乡村天然乐园。

其中,避暑山庄是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古朴典雅,布局严谨,庄内水木清华,风光旖旎,众多建筑风格各异,却又和谐统一;避暑山庄外围的外八庙融汉、蒙、藏、维多民族的风格于一体。

以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群为中心的景观,辐射外围。北有承德皇家狩猎名苑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南有昔日皇家御苑、今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西有京北第一草原度假区和白云古洞;东有朝阳洞、御泉行宫和辽河源度假区、潘家口水库世界世界奇观-水下长城游览区;在京承公路间还有金山岭长城。

承德市内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四季气候皆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底,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6月,避暑山庄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8年底承德市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承德是中国的文物大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地上地下文物文化遗存1300多处,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集中且保存完好,尤以清代皇家园林和全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而著称于世。为此,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同意文化部提出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共计180处)的名单。

承德市各县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滦平境内有长城之精粹-金山岭长城;丰宁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见长;“白云古洞”则集奇、险、野、幽和僧、尼、道于一山;围场县著名的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是夏季旅游避暑、冬季滑雪狩猎的天然胜地;兴隆境内的雾灵山动植物种类丰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城的“水下长城”为万里长城之奇观;平泉辽河源头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层次分明,山顶一片草原,呈现亚高山草旬景观......目前,承德相继推出的“北京-承德世界文化遗产之旅”、“民俗风情游”、“木兰围场滑雪狩猎游”、“坝上森林草原游”、“北京-承德-围场-丰宁-北京生态旅游环线”、“承德长城古迹游”、“雾灵山科普考察游”、“佛教之旅”等项目很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北部。俗称承德离宫,原名热河行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最后完工,历时八十七年,建楼、台、殿、阁、轩、斋、亭、榭、庙、塔、廊、桥一百二十余处,尤以康、乾御题七十二景昭著,与自然山水相辉映,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立体画卷,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占地面积五百六十四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和著名的文物风景区。这里号称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这里是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如同走过大江南北。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山庄的围墙高3米,宽1.5米,长达10公里。墙上筑有垛口,可供巡逻和作战。围墙爬山越水,弯弯曲曲非常严密,当地人叫它"小长城"。

山庄景点,有“36洞天,72福地”之说。至乾隆十九年止,仅康乾两帝命名的就有72景;而山庄最后建成是乾隆五十七年,若加上后期所建的大批景物,就多不胜数了。清帝到此,虽为避暑,但都过完中秋及“木兰秋狝”后才返京。所以,避暑山庄也是赏秋的景点。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外八庙

在这里可以瞻仰西藏布达拉宫的气势,浏览日喀则扎会伦布寺的雄奇,领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欣睹新疆伊犁固尔扎庙的身影,八座藏传佛教庙宇各具特色。

外八庙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先后于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间陆续外八庙建成。当时,北京、承德共有四十座直属理藩院的庙宇,京城三十二座,承德八座,复因承德地处北京和长城以外,故称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

多数寺院建筑依山建造,在布局上运用了一些特殊手法。例如将轴线对称式和自由式布局结合在一起,巧妙利用地形来解决平面高差问题,叠置人工假山来增加空间趣味等。在平面比例关系上多次运用相似比例图形和矩形的构图,以获得和谐感。特别是普宁寺的后半部布局是一组包括大乘阁、喇嘛塔、小型殿台等19座建筑的群体,组成以建筑物来体现的佛教“坛城”,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佛经上的天国世界,这种布局在中国建筑史上是少见的。

普陀宗乘之庙

小布达拉宫,即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狮子沟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建的。

殿宇依山就势,布局自然,富于变化,基本是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位于山巅,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全庙布局、气势仿拉萨布达拉宫,俗称“布达拉宫”。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隆重的讲经、说法、祝寿等活动。

边疆各少数民族大都尊崇藏传佛教。拉萨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一个中心。而藏传佛教宣称布达拉宫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观民音菩萨的道场据说有三处:一在印度,一在西藏,一在南海(浙江普陀山)。乾隆帝认为,观音发祥于印度,然后先到西藏为本土,所以在承建观音道场便"仿西藏,非仿南海"。普陀宗乘之庙是在汉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藏族建筑特点建造的,它是汉藏建筑世术交融的典范。

普宁寺

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经过整体维修后,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普宁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普宁寺是乾隆时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是一所汉藏结合的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结合的相当完美。

普宁寺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它位于山庄外的十二座皇家寺庙的中间位置,其余十一座寺庙排列在它的西南东南两侧,从承德市区沿山庄宫墙东侧,武列河西畔的山庄东路北行至市郊的北部山坡,在一片碧海松涛中簇拥着的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便是普宁寺。

普宁寺属藏传佛教中黄教的寺庙,座北朝南,建筑在山坡之上,占地面积三万三千平方米,是一座汉藏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庙宇,该寺的平面布局是一条明显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主题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呈纵深式对称格局,以大雄宝殿为界,前半部是典型汉式伽蓝七堂式建筑,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大雄宝殿,后半部式按照西藏桑耶寺建的反映佛教世界宇宙观的藏式曼陀罗,反映佛教世界中心的建筑大乘之阁建在后半部建筑的中心位置。

山门是普宁寺的前门,是一座宽为五间的门殿,门内供有守护佛法的二天神,俗称哼哈二将,手持金刚杵,护持佛法左为密执金刚,右为那逻延金刚,像高4.34米,质地为木骨泥塑。在山门前原有四柱九楼木牌坊三座.牌坊前是广场,每年正月十三日,喇嘛在此举行打鬼的宗教仪式.山门两侧有东西掖门,以里左右各有宝幢一根,院正中座落碑亭,亭内置御制石碑三通。

碑文分别为:普宁寺碑文、平定准葛尔勒铭伊梨之碑、平定准葛尔后勒铭伊梨之碑、这三通碑文分别记述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清政府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始末,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充分展示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国家。

普乐寺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武烈河东岸,坐东面西,居溥仁寺东北,与安远庙南北相峙,正面隔河遥对永佑寺舍利塔,中轴线隔山宜指磬锤峰。

普乐寺俗称圆亭子,寺门西向。寺院面对避暑山庄,呈众星拱月态势,象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普乐寺山门为单檐歇山顶,山门内有钟鼓楼、天王殿、宗印殿等建筑。天王殿,单檐歇山顶。布瓦绿剪边,内有四天王、大肚弥勒和韦驮像。宗印殿是正殿,重檐歇山顶,殿脊用彩色琉璃瓦拼合成云龙图案,脊正中有大型琉璃宝塔。殿侧有琉璃“八宝”浮雕。殿内供释迦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佛后各蹲着护法神:一只大鹏金翅鸟。两侧有八大菩萨塑像。普乐寺后半部藏式主体建筑称经坛,是集会讲道祭祀之所。它共有三层,主殿称“旭光阁”,外观极似北京天坛祈年殿。

普乐寺建于公元1766年。当时,清朝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使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左、右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东西布鲁特(柯尔克族),从此摆脱了准噶尔叛乱势力的压榨和欺凌。不久清军又粉碎了“回部”霍集占兄弟的暴乱,使西北疆强更趋隐定。至此,西北各民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不断派代表到山庄朝觐,奉表贡物,接受封赏,并经常伴随乾隆围场行猎。为了表示对西北各民族宗教信印的尊重,进一步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乾隆遂决定修建这座庙宇,敕赐“普乐寺”,即天下统一,普天同乐的意思。因此可说,普乐寺的修建,是各民族团结的象徵。1949年後,经过维修,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备受各族人民的爱护和崇仰。

须弥福寿之庙

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南坡。这座庙自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雄伟。主体为3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四脊上有8条金龙。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寝殿,重檐歇山顶鎏金瓦顶。殿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是班禅弟子的住处。

整个庙宇占地面积37900平方米,自南而北有山门、碑亭、琉璃牌朽、大红台、金贺堂、万德宗源殿、琉璃万寿塔等主要建筑,沿一条较明显的中轴线采取左右基本对称的排列布局。从总体上看,是典型的藏族寺庙,但从某些建筑个体和细部装饰,又是汉族风格,形式独特。

这座庙宇不仅富有高度的建筑艺术和特色而且对于加强清王朝与民族之间的团结,共同抵御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作用。1949年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寺内碑文记载: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弘历七十岁诞辰寿日,后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要来避暑山庄祝寿,对此乾隆极为重视,为了隆重接待班禅,在这里特仿班禅所居的日喀则札什伦布寺的形式,兴修了这座庙宇。“须弥”即须弥山,藏语名“札什”,“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的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乾隆在《须弥福寿之庙碑记》中写道:“布达拉既建,伦布不可少。择向兴工作,亦以不日成。都纲及寝室,一如后藏式。金瓦映日辉,玉幢扬风舞。”表达了这座庙宇兴建的速度、形制和落成后的壮丽。由于建庙是为了接待班禅,所似又俗称“班禅行宫”。

殊像寺

属于外八庙之一,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侧,是一座汉族形式的庙宇。寺内正殿为会乘殿,殿内供观世音、文殊、普贤。两侧各一座楠木万寿塔,内供无量寿佛。

殊像寺是纯汉式寺庙。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山麓。建筑分前后两大部分:会乘殿前气势宏敞,肃穆庄严;会乘殿后假山雄峙,真山上又置假山曲径,楼阁殿堂都建于假山。这里的假山在外八庙中规模最大,园林气氛最浓郁。

殊像寺山门前列石狮子一对,山门中哼哈二将塑像,为外八庙中仅存。入内左右为钟鼓楼,北为天王殿,再北于35级高坛正中是会乘殿。会乘殿后为岩庭部分。沿叠石蹬道上去,有八宝重檐宝相阁,阁内石台基上原有立于莲台的木雕骑狮文殊像,高3丈5尺,左右有身披甲胄的侍者,高丈许。阁北为上下各9间的清凉楼,左右配置殿、室、亭、所,高低错落,玲咙别致,富于变化。

据寺内碑文记载;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乾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进香,见文殊妙相庄严,令人起敬,「默识其像以归」。佛经中有「东方主尊菩萨是文殊,有时现比丘像,有时现国王像」的说法。而「文殊」又译「曼殊」,「曼殊」与「满洲」音近,所以西藏达赖喇嘛进丹书时,称清朝皇帝为「曼殊师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狮子园传言,进而有人就附会传说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乾隆和太后对此不加可否。回到京师,太后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样雕刻石像供於香山宝相寺。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特命内务府仿五台山殊像寺现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庙。殊像寺落成时,乾隆参加瞻礼,并作诗道:「殊像全规台庙模,撰辰庆落礼曼殊。金经蒙古犹常有,宝帙皇朝可独无?译以国书宣白业,习之修土翊浮图。虽然名实期相称,师利应嗤谓是乎。」该庙喇嘛皆为满族,故清廷对此处按家庙管理。

溥仁寺

溥仁寺俗称前寺,是承德外八庙中建筑最早的寺庙之一。位于武烈河东岸,普乐寺山脚下。南向,门额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寺庙的布局和建筑形式均为汉族寺庙风格,布置严谨,庭院方整。四周护墙环绕,自南而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慈云普荫殿(正殿)、宝相长新殿(后殿)。两旁分列着幢竿、石碑、配殿和钟鼓楼。慈云普荫殿面阔7间,进深5间,单檐歇山顶,上复黄色琉璃瓦,殿内天花为“六字真言”图案。殿内正中供奉三世佛,左右侧壁置两大士、十八罗汉。后殿宝相长新,供九尊无量寿佛,以祝福皇上长寿。院中古树参天,殿宇辉煌。

溥仁寺是外八庙中出现最早的庙宇,建于康熙五十三年。这是康熙六十大寿之年,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前来祝寿时,纷纷要求建立寺庙,以示祝贺。康熙允其所请,在山庄外武列河东路建庙两座,康熙题名为“溥仁寺”(俗称前寺)和“溥善寺”(俗称后寺,现已不存)。溥仁寺在前,占地3.4公顷,俗称前寺;溥善寺在后,占地1.1公顷,俗称后寺。溥仁、溥善是外八庙中康熙年间建造的两座寺庙。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取得了平息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民族分裂分子噶尔丹的判乱胜利。到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漠北、漠南、喀尔喀等蒙古地区出现了20余年的安定局面,发展了这些地区的牧业生产,密切了蒙古各部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这一年是康熙的60寿辰,“众蒙古部落,咸至阙廷,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垦,愿建刹宇,为联祝厘”,康熙允其所请,于是年在热河建造了这两座寺庙,供蒙古诸部大聚会使用,取“寓施仁政于远荒”之意分别题名“溥仁寺”、“溥善寺”。

安远庙

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形制上仿建于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又称伊犁庙。主体建筑普渡殿,外观四层,实际三层:一层供绿渡母,二层供三世佛,三层供大威德金刚像,并存放乾隆习武打猎的甲仗等。楼顶是重檐歇山黑琉璃瓦覆盖。黑瓦覆顶在寺庙建筑和皇家建筑群中是极为罕见的。

安远庙位于武烈河东的山岗上,分三层墙垣。从正面进入山门,有一片空旷的平地,是当年达什达瓦部众在此举行“步踏”(打鬼)宗教活动的地方。山门以内中轴线上还有三层门。第一层门为棂星门,有腰墙横隔,两侧各有5间配房;第二、三层门用砖石构成三个拱形门洞,檐歇山顶;第三层门周围以单层群房围绕,共64间,群房正中是安远庙的主殿——普渡殿。殿前有一块卧碑,正面刻写乾隆皇帝《安远庙瞻礼书事》碑文,两侧刻乾隆皇帝的诗,叙述安远庙建立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安远庙俗称“伊犁庙”,也称“金顶寺”,建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规则修建。固尔扎庙是喀尔喀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准部远近牧民每年夏季都到这里集会,顶礼膜拜。该庙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被民族分裂分子阿睦尔撒纳溃军烧毁。清军平叛後,有功的达什达瓦族全部迁住热河。乾隆考虑到给达什达瓦族提供佛事场所,遂命在武烈河东岸建造此庙。落成後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每年夏季都到热河聚会。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环抱承德市区,总面积159万亩,距市区约2.5公里。公园自然景观奇特,以千岩竞秀、异峰峥嵘的丹霞地貌著名。磬锤峰索道为目前全国最长的吊椅式索道,长达1620米。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为四个景区,和闻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相融。山庄和寺庙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在公园之中。公园四周群山绵延,青山如黛,层层的山峦如列屏障,武烈河蜿蜒流淌,有机地将山庄、寺庙、森林、奇峰联结起来,融于苍穹。朴素淡雅的山庄,金碧辉煌的寺庙,形貌各异的奇峰,窈窕似练的流水,和大片的森林交相辉映,互相借景,组成了一幅壮阔无比的绮丽风景。

森林公园自然景观众多,有擎天而立的磬锤峰,有昂首凸目的蛤蟆石,有袒胸露腹的罗汉山,有高没云端的僧冠峰,有雄居峰顶的鸡冠山,有造型宏伟的夹石墙。这些岩峰形貌奇特,体量宏大。其中以磬锤峰最为奇特,它下悬绝壁,上接蓝天,峰体上粗下细,形如棒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此有极为逼真的描述。

磬锤峰景区是公园的中心景区,它以气雄、险、奇、秀提供了“远望取其势、近观得其质,观形而司神的意境”的美的享受。站在景区任何一座梁山西可眺望避暑山庄的湖光山色,北可眺望外八庙的金碧辉煌,西南可鸟瞰塞外山城的全景,南可观僧冠峰,东可看天桥山。

俗话说“摸到棒槌山,能活三百三”,棒槌山又名“磬锤峰”,它孤立于平缓的山峦之上,犹柱擎天,那上部略粗下部略细的自然造型很容易开启人的想象力。

清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以该峰状似磬锤,将此山赐名为“磬锤峰”。磬锤峰孤立于平缓的山峦之上,犹柱擎天,那上部略粗下部略细的自然造型很容易开启人的想象力,说它可与纳米比亚的“上帝的拇指”相媲美,说它状若磬锤、棒槌,都是印在文字上的文雅表述,在当地人的心中它更象采天地之精华的阳具,那些不会生育的妇女踩着虔诚的步履,就为了到峰顶摸一摸它,感觉一下它的阳刚气息。

或许真有妇人因此而得螟蛉之子,否则这种近乎于宗教仪式的习俗就不会沿袭至今了。颇为奇妙的是,磬锤峰半腰长着一株高约3米的桑树,据测这株桑树与磬锤峰相亲相爱已经三百年了,据传为我国最早之桑树。峰下有一平台,东面断崖有清代密宗雕像。罄锤峰与避暑胜地内的“锤峰落照”亭遥遥相对。

蛤蟆石

在承德市武烈河东岸馨锤峰的东南端。隔一条山谷,有一巨大的岩石,踞群峰之巅,似一青蛙欲跃苍穹,是承德十大自然胜景之一。

蛤蟆石,长约二十米,高四十多米。蛤蟆头探出悬崖,腹下有南北两个空洞,洞室南北相连,东西贯通,南洞最大,高一米八,宽八米,纵深九米。夏天游览至此,可纳凉消暑。蛤蟆脊背由承德砾岩中的卵砾石组成。颗颗卵石,光滑细腻,构成了凹凸别致的纹体。其背地势比较平坦,大小可容纳数十人。

除此之外,另外两个蛤蟆石,一个蹲在蛋糕山东侧石棚下边的平台上,长不过三米,张口昂首,背部凹凸的卵石为钙质所覆盖,光滑而明亮;另一个在双塔山东面雕沟沟口的西山岗上,坐东朝西,正对双塔。它体态浑圆,头顶平直略上翘,张着向上倾斜的大嘴。内可容十余人蹲坐。因此又被称作蛤蟆嘴。三块蛤蟆石的成因各自不同。

僧冠峰

<p style="border: 0px; margin-top: 0.63em; margin-bottom: 1.8em; padding: 0px; counter-

会员打赏列表

精品文章推荐

网站关键词:114生活网 , 114 中国黄页, 114商盟网

文章回复

上传更多图片

1145858生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141
  •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资料均由本站注册用户或机构自主注册发布,注册用户使用(www.1145858.com)网站的行为,包括进入(www.1145858.com)网站主页及各层页面将被视为对本站免责声明全部内容的认可。并对其发布的内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本站内所有图片资料如果侵犯了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全部责任由注册用户或机构承担,(www.1145858.com)网站提供免费信息发布平台,旨在无偿传递更多生活信息,如果得到权利人书面或电话邮件告知后会及时协助删除其涉及的侵权内容,但不承担本站内容信息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的损害赔偿责任!
  • 紫塞|紫塞明珠网|114|114网站|114生活网|农家乐|渔家乐|农家院|114培训网|商盟网|分类信息网|b2b分类信息网|114招商加盟网|114培训网|民宿网|本地生活网
    keywords: 114生活网 114 114分类信息网 去114分类信息网 114电话查询 商盟网 114同城网 114网站 114查询 114查号网 114找房网 农家院 农家乐 渔家乐 民宿网 114培训网 置贴网
    北京紫塞明珠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089号1层D1342 电话:010-53513424-京ICP备1705850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8号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8号